IBM科學家表示,
'量子海市蜃樓'可能會取代納米電路中的電線
SAN JOSE - IBM公司的科學家今天報告發現了一種傳輸信息的方法原子尺度使用電子的波性而不是布線。 IBM稱,這種被稱為“量子幻象”的現象可以在不使用傳統互連的情況下實現原子級集成電路中的數據傳輸。
“這是通過實體引導信息的一種全新的方式, “Donald M. Eigler是一位IBM研究員,他是圣何塞Almaden研究中心項目的首席研究員。 “我們稱之為'海市蜃樓',因為我們將有關一個原子的信息投射到另一個沒有原子的地方。”
隨著固態器件向原子尺寸縮小,電子的行為將從IBM研究人員指出,像粒子一樣像波浪一樣。這種規模的電子量子力學將使得很難將微小的布線用作芯片互連。
IBM科學家使用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創建了量子幻象技術。量子幻影的操作被描述為類似于通過光學透鏡和鏡子聚焦在單個點上的光波,或者聲音通過“耳語點”在建筑物內移動,如美國眾議院眾議院的情況。國會大廈。
在這種方法在實際電路中變得有用之前,仍然需要量子幻象的顯著改進,唐納德說。 “用STM制作每個橢圓目前實際上很慢,”他說。 “它們必須能夠輕松快速地生成,還必須設計與其他組件的連接,并且需要開發一種快速且節能的調制可用量子態的方法。”
IBM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建造并測試了長達20納米的橢圓形珊瑚,寬度只有它的一半。海市蜃樓的電子密度和強度取決于量子態,而不是焦點之間的距離。研究人員在2月3日出版的“自然”中報道了量子海市蜃樓的發現,這是一本在倫敦出版的國際科學期刊。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66瀏覽量
74860 -
華強pcb線路板打樣
+關注
關注
5文章
14629瀏覽量
431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上海科學家精準操控原子“人造”藍寶石 為低功耗芯片研制開辟新路
超級電容器憑什么能取代鋰電,可能嗎?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量子互聯網關鍵連接首次實現
NVIDIA 推出云量子計算機模擬微服務

量子夢
【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了解量子疊加原理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評論